欢迎光临鼎鉴评级专业网站
当前位置:鼎鉴首页>新闻动态

南宋铜钱的由来与介绍

发布时间:2022-11-27 点击数:662

北宋靖康二年(1127)二月,北宋亡于金,徽宗、钦宗二帝北迁。同年五月,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即位,改元建炎,重建宋朝,史称南宋。南宋仍以汴梁(今河南开封)为京师,以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为行在。建炎初年,南来疆域与北宋相差不多;建炎三年(1129)、四年(1130)至绍兴初年,金国南侵,占据了南宋淮河以北、陕西等大面积领土。南宋朝廷辗转迁播,直到绍兴十二年(1142)宋金和议后,才稳定下来。此后南宋疆域的北部大致以淮河至大散关为界,与金、西夏长期对峙。帝昺祥兴二年(1279),南宋亡于元。南宋共历9帝,共153年。
从高宗建炎元年(1127)至度宗咸淳九年(1273),南宋共计铸有建炎、绍兴、隆兴、乾道、淳熙、绍熙、庆元、嘉泰、开禧、嘉定、绍定、端平、嘉熙、淳祐、开庆、景定、咸淳等17种年号铜钱,大宋、皇宋等2种非年号钱。南宋时期铸造的各种铜钱主要以折二钱为主,兼行小平钱,某些年号还有折三、折五、折十、当百钱。此外,安南同期仿铸了各种南宋小平钱,甚至在南宋末年还铸造了德祐、景炎等宋廷未铸的年号钱。
南宋铜钱研究是中国钱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200年中,中外学者已有了相当丰厚的研究成果。19至20世纪,主要是日本学者对南宋铜钱的版别进行了基本的划分,较著名的有今井贞吉《古泉大全》(丙集)、平尾聚泉《昭和泉谱》等。2000年以来,国内学者对南宋铜钱的版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,并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论著,如钟旭洲、吴革胜《中国钱币大辞典·南宋卷》、王裕哭等主编《中国历代货币大系·宋辽西夏金货币》、上海博物馆编《上海博物馆藏钱币·宋辽西夏及钱币》等,以及各类钱谱、图录中的南宋部分,还有数种未刊南宋泉谱,此外《宋代货币史》与《两宋货币史料汇编》二书,对传统文献中涉及南宋铜钱和铸钱情况的史料,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分析,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
前人所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果,为我们系统深入研究南宋铜钱打造了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基础建设深入推进,大量宋代钱币出土问世,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实物样本。基于上述有利的研究条件,我们南宋钱币的版式、钱监等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,梳理南宋钱币铸造脉热,对各钱监所铸行铜钱的版式进行划分。